終於填補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最大的遺憾。
這輩子唯二次的搶票行動,一次是一秒定勝負的張學友演唱會,一次便是網頁重新開始按到手抽筋的 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的塩田千春。
「塩田千春:顫動的靈魂」展出90年代至今的作品,除了鋪天蓋地的紅線與黑線交織的大型裝置外,還有素描、舞台設計、雕塑、影像等作品,所有的底蘊都指向一個根本問題:我們的生命到底追求什麼?去向何處?
我最喜愛的是以行李箱、馬達和紅繩組成的「集聚一一找尋目的地」,呼應著自己隨時拎著行李箱出門的取材生活,有時天微亮,坐著最早班的客運或火車出發到某地;更多時候,搭著末班高鐵,每當夜晚從太保騎回市區的那段高鐵大道,虛無地彷彿只剩自己。
塩田千春在北美館的預展記者會上說:「實際上,世界上有多少人,就會有多少個想法,有很多人是沒有辦法活在社會既定框架底下,我就是其中的一位。我想,能在一個讓人可以活得很自在的社會展出,這是我很大的榮幸。」
在社群鋪天蓋地的畫面,是那艘被紅線糾纏、交織、束合又斷裂的小船,意涵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但能讓自己的靈魂裝著喜愛的東西,與萬物彼此尊重,就能剛強地面對焦慮、無助等課題。
不確定的旅程,只要不原地迴轉漣漪,都是一種勇敢。